#10 本影半影平行光 OneLight Workshop 0.1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度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 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10 本影半影平行光: 上一集我们已经把柔光和硬光的概念给大家解释得很清楚了,根据相对面积的大小,大家都可以自行判断这个光源属于柔光还是属于硬光:那么这一集我们稍把这个概念再深入一点,甚至说可以把柔光量化一下。因为有时候经常有朋友问:“哎老暂!这个灯算不算柔光?那个灯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这次做了一个简单试验,我们用一个锥形体和一只灯,给大家讲一下柔光到底怎么分?我们使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光源:我们这次用的是 SMDV Speedbox-80 柔光箱,距离圆锥体大概两米多远:实际上它们的相对大小还是柔光箱比本体要大很多,所以它还是个柔和的光线,是一个柔光!这次我们来深入一个概念,大家可以观察当常亮灯离主体越来越近的时候会看到:在主体锥形体后边的影子它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靠近中间颜色比较深的,我们叫它为本影,另一种是边缘两侧边缘都会有、颜色比较浅的,叫半影:当把灯的距离向主体锥体继续推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光源越近(相对面积越大),那么主体锥体的本影会越来越小,半影会越来越淡。当推到一个非常近或者相对面积已经绝对够大的时候,那么它的本影和半影则基本处于消失状态,那么这个光就是一个超级柔光!那么硬光呢 其实还有一种绝对的光线:绝对硬光,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有些老的摄影师会给大家提到的这种光,叫平行光。平行光在自然界并不常见,也只是在摄影或者影视中使用的会比较多:平行光的特点就是投影的边缘是非常锋利的,即便它打出很大的范围,这个影子也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因为分享,所以更强!如果您觉得这个视频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欢迎您关注“糖皮网”的频道,点击“看一看”替我们分享一下,只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是老暂,咱们下次再见!     糖皮之路 | 单灯大师 | 对话庄扬帆 金贝 | 神牛 | 锐鹰 | SMDV 糖皮微信号:TPWAYZAN 糖皮微博:  糖皮官博 糖皮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

#09 柔光与硬光 OneLight Workshop 0.1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度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9 柔光与硬光: 什么是柔光与硬光?在前两集视频中给大家简单做了说明,包括之前糖皮之路的时候也过讲解,但最近在糖皮15群的几个新朋友,因为这样的一个石膏球,引发了一场争论。 这集我们就再把柔光硬光的概念再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群内大家争论研究的点,是如何看光线的柔与硬,但是大家集中观察的是当灯位拉近或者拉远的时候,这条线所呈现的问题和上面光线的变化: 之前的视频中也有讲:相对面积大,光线越柔和,而相对面积越小,光线越硬。这句话没有错误,但是结合群内大家观察的位置,就大错特错了!群内大家集中观察的是,投射到石膏球上光源变化与明暗对比的现象:光源越近,球体上的明暗过渡对比越强烈;光源越远,球体上的明暗对比越轻微; 大家误认为球体上的光比强烈就是硬光,光比轻微就是柔光!其实不是!那么到底观察哪里才能确定光线柔和硬呢?要看物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相对这个球来说我们要观察的点是:球在桌面上的投影:光源越远的时候,影子边缘是越锋利的直边;光源越近的时候,这个影子边缘会是个非常柔和、非常淡的痕迹;甚至说可以把影子打没,前提是你的光源要足够的大。   大家讨论的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关注到一个核心,就是柔光和硬光需要观察的位置到底在哪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印证:我们用 Iwata GL-01 来模拟一个小光源,只需要看桌面上的影子的边缘,或者用手指放在面部前方观察手指落在石膏人面部的影子: 相反我们换一个比较大的光源,用 SMDV-Speedbox 70 柔光箱,可以发现 无论是桌面上影子的边缘,还是手指的阴影都明显变淡了 通过这个视频,希望大家能够一次性的弄明白它!另外视频中我们还讲解了一个例子,如果有兴趣的糖粉可以在视频中去找寻。 因为分享,所以更强!如果您觉得这个视频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欢迎您关注“糖皮网”的频道,点击“看一看”替我们分享一下,只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是老暂,咱们下次再见!   糖皮微信号:TPWAYZAN 糖皮微博:  糖皮官博 糖皮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

#09 柔光与硬光 OneLight Workshop 0.1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度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9 柔光与硬光:  什么是柔光与硬光?在前两集视频中给大家简单做了说明,包括之前糖皮之路的时候也过讲解,但最近在糖皮15群的几个新朋友,因为这样的一个石膏球,引发了一场争论。   这集我们就再把柔光硬光的概念再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群内大家争论研究的点,是如何看光线的柔与硬,但是大家集中观察的是当灯位拉近或者拉远的时候,这条线所呈现的问题和上面光线的变化:  之前的视频中也有讲:相对面积大,光线越柔和,而相对面积越小,光线越硬。这句话没有错误,但是结合群内大家观察的位置,就大错特错了!群内大家集中观察的是,投射到石膏球上光源变化与明暗对比的现象:光源越近,球体上的明暗过渡对比越强烈;光源越远,球体上的明暗对比越轻微; 大家误认为球体上的光比强烈就是硬光,光比轻微就是柔光!其实不是!那么到底观察哪里才能确定光线柔和硬呢?要看物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相对这个球来说我们要观察的点是:球在桌面上的投影:光源越远的时候,影子边缘是越锋利的直边;光源越近的时候,这个影子边缘会是个非常柔和、非常淡的痕迹;甚至说可以把影子打没,前提是你的光源要足够的大。  大家讨论的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关注到一个核心,就是柔光和硬光需要观察的位置到底在哪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印证:我们用 Iwata GL-01 来模拟一个小光源,只需要看桌面上的影子的边缘,或者用手指放在面部前方观察手指落在石膏人面部的影子:   相反我们换一个比较大的光源,用 SMDV-Speedbox 70 柔光箱,可以发现无论是桌面上影子的边缘,还是手指的阴影都明显变淡了:   通过这个视频,希望大家能够一次性的弄明白它!另外视频中我们还讲解了一个例子,如果有兴趣的糖粉可以在视频中去找寻。  因为分享,所以更强!如果您觉得这个视频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欢迎您关注“糖皮网”的频道,点击“看一看”替我们分享一下,只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是老暂,咱们下次再见!   糖皮之路 | 单灯大师 | 对话庄扬帆 金贝 | 神牛 | 锐鹰 | SMDV

#08 快门与同步速度 OneLight Workshop 0.1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度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8 快门与同步速度: 上一集给大家简单介绍了闪光灯摄影六要素,这里有一个演示给大家看一下: 这是户外拍摄,一只日清的 MG10 手柄灯直打门头标,光圈固定,只调整快门速度,大家可以看到变化:门头的“TPWAY”牌子亮度基本没什么变化,但天空这种自然光会发生变亮的趋势,这就是我们在讲的快门速度、快门时间控制环境光非常典型的案例。 另外有个特殊情况:就是高速同步!这里先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就是镜间快门和焦平面快门: 镜间快门只有高大上的哈苏、飞思以及个别的富士的微单会有,结构类似光圈叶片,但是它的片数会少,开合方式跟光圈一样: 而焦平面快门是大家最常见的,所有单反相机以及微单都是幕帘式焦平面快门,样子如下: 它的打开和闭合的速度决定了快门的速度,当它一次完全打开,曝光,关闭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说的 X-sync ,也就是相机的常规同步速度。这个数值佳能的是 1/200s 、在高端一点的机身比如 1D 系列或者 5D3、5D4 系列可以到 1/250s ;尼康也差不多都是这种数值,尼康有些机身是可以做到 1/320s 的,在这个速度以内,它的工作原理都是:完全打开、曝光、完全关闭。 当我们开启高速同步之后,它的运行过程则发生了完全不同的改变:前帘打开一点,然后前后帘两个帘一起走,扫过整个 CMOS 来进行曝光,而对于闪光灯来说,在这个高速同步模拟的过程中,闪光灯速度如果非常快,那么在照片上就会出现上面亮下面黑的现象,这里,闪灯的开发部门就研究出了一个新技术叫:高速同步 当闪光灯开启高速同步之后,闪灯的闪光模式发生了改变,虽然用肉眼观察闪灯都是“啪” 就亮一下,但是在高速同步的时候,闪灯并不只是“啪”这一下,而是“啪啪啪啪”多次脉冲闪光:早在很多年前,我们用示波器单独测试过一般闪光与高速同步闪光的波形曲线,配合上面的图,非常清晰的就能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了: 高速同步闪光灯的闪光方式,并不是很快的出现波峰波谷,而是会连续不断的去闪光,这就相当于在高速同步状态下,闪光灯就变成了一盏常亮灯!

#07 闪光灯摄影六要素 OneLight Workshop 0.1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度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7 闪光灯摄影六要素: 前六集跟大家讲解关于闪光灯摄影的基础设备知识,这一集开始讲解理论知识:对于学习摄影的朋友,曝光三要素大家已经非常清楚:光圈、快门、感光度。但是在闪光灯摄影中除了这三要素之外还有三样,就是我们所说的:闪光灯功率、闪光灯到主体的距离、和闪光灯附件对主体的相对面积大小这三点,总结为闪光灯摄影六要素:光圈和快门这两件事是没有办法拆分,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在自然光摄影里,光圈决定了通光量的大小,快门决定通光时间的长短,这是对自然光的控制。而在闪光灯摄影里,光圈控制的则是闪光灯曝光量,快门控制的是环境光曝光量!有些产品会标注闪光持续时间T0.1闪光灯闪光是一个非常快的瞬时爆发,它的爆发时间远远短于相机快门时间(1/125s),相对于相机快门时间,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则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就有了老扎说了这么一句经典的:“光圈控制闪光灯。”的由来:而快门速度能够控制的是,环境光或者说常亮光源的进光时间长短,而对于闪光灯的进光量则没有太大影响:感光度是你无论使用任何光源,包括自然光源、人造光源、闪光光源等等等等任何光源的情况下,对照片的底质的或者说本质表现的一个基础,在之前的文章中,老暂我也曾讲过,感光度影像的是所有曝光因素,感光度提升,整个画面的亮度也整体提升,反之也是。但是感光度的使用原则则是能用低不用高,因为感光度决定了画质的细腻程度,感光度越低,照片拍摄出来的整体画质越细腻,当然现在的相机也是技术越来越先进,1600、3200的感光度基本上看不出来噪点也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上是机器内部的优化和涂抹,让画面看上去不那么“噪”了而已,所以还是那句话:能用低不用高!闪光灯功率没什么好说的,灯具功率大小决定了出光量与曝光值的大小:闪光灯到主体的距离则与曝光量有着平方反比的关系:当光源距离(被摄物体)越近,那么(被摄物体)收到的实际有效的曝光值、曝光亮度就越高,当这个光源离(被摄物体)越远的时候,(被摄物体)所接收到的实际有效的曝光值就越低,这就是曝光量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相对面积大小,当光源离主体越近的时候,那么光源(这个附件或者这个灯)相对于主体的面积越大,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柔和的光线(阴影过渡特别均匀或者说阴影特别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柔光。当光源离主体越远的时候,那么光源(这个附件或者这个灯)相对与主体的面积会变小,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刚硬的光线(阴影过渡特别锋利或者说阴影特别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光。如果您觉得这个视频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欢迎您关注“糖皮网”的频道,点击“看一看”替我们分享一下,只有您的支持,才是我前进的动力!因为分享,所以更强!我是老暂,咱们下次再见! 糖皮之路 | 单灯大师 | 对话庄扬帆金贝 | 神牛 | 锐鹰 | SMDV

#06 外拍箱里都有啥?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6 外拍箱里都有啥?: 前面5集跟大家说了关于闪光灯摄影的一些基础的设备的知识,那么这一集将是我们《设备篇》的最后一集,我来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外出单兵作战的时候,箱子里需要放的一些东西: 首先是相机,装的是我的古董相机,佳能 300D 单反相机与一个 20-70mm 镜头, 还有一个佳能用户都会有的小白,以及 50mm F1.4 ,这都是拍摄常规设备,没什么好说的。 我们再来说一下关于一些灯光和附件的东西,首先引闪器这个一定要有!我们玩离机引闪肯定是要有一个引闪触发器!我现在带的也是一个日清的一款 Air10s 配合两只日清的灯:一只是 MG80pro ,另外一只就是前段时间给大家介绍的怪灯 MG10 ,也非常好玩的一个手柄灯。 通常的情况下会把它掰直了通过 sb06 的支架,配合 SMDV speedbox - 70 柔光箱,一起进行外拍使用! 再看看包里还有什么,这里说三款胶带,一是大力胶,大家都常用的胶带,一旦沾上摄影两个字,可能就要买到15-25块、甚至50块!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不讲究牌子,只是使用,那么这个消耗品东西值多少钱呢?最多 3 块钱!然后每次大概要买个30卷到50卷,这样一箱一百多块钱,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淘宝上去搜一下:但是不要搜摄影大力胶而是搜布基胶带! 然后另外两个也是非常常用的,一个是 3M 的电工胶布,缠一些比较吃劲的东西;还有一种,我们可以在贴相机镜头或者贴一些比较容易划伤或者掉色的地方需要一些特别保护的胶带,叫MT胶带,大家可以搜一下,这是日本的一款胶带,它的特点就是本体是纸质的,无论你贴多长时间都一点都不会留胶! 好 再看看剩下的东西,比如手中的两个补光灯:一款是最早国内出便携补光灯品牌 iwata 出的这个 GL03 这个我们也有评测,喜欢的可以点开链接了解一下: 另外一款就是锐鹰的...

#05 变光附件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糖皮网 2019 年巨献:热靴灯使用教程《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如果想了解之前几期内容请后台回复“OLWS”即可观看全部视频,今天是#05 变光附件: 经过我们之前几期的内容,相信大家对闪光灯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一集我们要讲一下变光(控光)附件,对于单兵单灯拍摄,我们到底该使用什么样的附件?第一个附件要买什么?现在我就明确告诉你:伞!第一个变光附件一定是一把:“柔光伞(透光伞)” 但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一把垃圾伞呢?因为十字光!当我们打开闪灯造型灯的时候,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一个十字光,给大家清晰地演示一下:   而熟悉糖皮的老朋友都知道,有一把伞叫糖皮伞,虽然这把伞并不是老暂制作的,但是是老暂在 2012 年的时候,从杭州的某家柔光箱厂专门定做的!这是一种带有特殊涂层布料的柔光伞,16 股纤维股保证撑起来非常的圆,而且完全没有十字光!我个人估计时至今日,玩摄影的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十字光,而今天看完这期,一定会涨姿势不少!   我们说的第二个附件就是这个 SMDV 的 SPEEDBOX-70 的折叠柔光箱,之前糖皮也做过团购,凡是购买过的朋友在使用上都感觉不错,携带非常的方便,之前的评测和一些内容里也给大家介绍过,当然这个箱子的柔光布也没有任何十字光的出现:   在单兵作战里:一盏灯;一个上期视频中提到的全碳素灯架;一只 S 型热靴灯支架;一把 SPEEDBOX-70 的折叠柔光箱,组成了单兵作战的全部家当! 最后还有一样东西大家比较关心,就是关于雷达罩 Beauty dish 外拍携带的问题,其实这里个人不太建议单兵作战用这种雷达罩,全金属结构必然在收纳上有一定限制,而且容易损坏,不好修复,所以这种材质的控光附件,我们还是用在室内比较安全:   那么另外还要给大家推荐一个单兵作战最好用的一个神器,小型反光板。在单灯拍摄中,反光板可以提供低于主灯亮度的第二光源,而对于反光板的大小,形状与要求,则是看个人喜好:   好了,那么这集关于单兵作战需要的附件,咱就说这么多,希望对您会有帮助。最后忘了一件事儿,除了那几个附件以外还有一个附件没有提到,那就是我们的“糖皮灯棒”,这个产品从设计到开发也是老暂我出的主意,糖粉们也都非常捧场,销量一直不错,但是我个人没在这上面挣到一分钱!   它虽然只是一个布套,使用方法就是套在闪光灯的灯头上,从而形成一个棒灯的效果,但是玩法却其乐无穷!而且这个比传统的冰灯功率上来说大的多,所以对于拍照来说,还是非常推荐的,最后哪里去买?糖皮基友店,去仰望蓝天数码找菊花邓吧,今天就到这里,到这里,再见吧! 糖皮微信号:TPWAYZAN 糖皮微博:  糖皮官博 糖皮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

#04 灯架与连接附件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从今天开始,我们的《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今天是#04 灯架与连接附件: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灯架,一直都有朋友在问老暂 能不能推荐一个轻便的,或者稳定可靠的,或者长久耐用的灯架,那么今天一次性我把三个灯架介绍给大家:   先给大家介绍目前来说最轻便的灯架,这是日清NISSIN做的一款全碳纤维的灯架,它的重量大概是传统铝合金灯架重量的一半,收纳起来也非常轻便:   而大家熟悉的是另外一款灯架,就是我们的糖皮灯架,其实它就是国产某厂的 260cm 灯架,在使用后觉得质量不错,所以做了一些改装与升级,并打上了糖皮网 TPWAY 的 Logo ,并且这个灯架也只有我们指定的菊花店有售(充值信仰的时候到了!)。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非常高大上的,让所有摄影师、专业摄影棚都非常喜欢用的 C 型灯架,它的特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稳、稳、稳;当然第二个特点就是:重、重、重了,因为这个 C 型灯架不太适合单兵作战,所以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有了灯架、闪光灯、引闪器,那么我们还缺什么?应该是一个把闪光灯装到灯架上的连接装置!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连接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小云台连接灯架与灯身,好处是小云台旋转自由度比较高,缺点是应用面比较窄,只适用于连接灯身带 1/4 或者 3/8 螺丝孔的闪光灯:   第二种连接方式是利用 H 型支架连接灯架与灯身,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灯头的位置与附件的中心不在一条中线上,所以我们委托晟崴加工了一批糖皮冷靴座来保证灯光与控光附件的中心尽量重合: 第三种连接方式是现在比较常用的 S 型支架,且S型支架上面是保荣卡口,支持所有保荣卡口的附件,比如我们前段时间特别介绍的 SMDV 的箱子,就可以用 S 型支架进行连接,它最大的好处可以保证我们的灯完全指向附件的中心,得到最好的光效:   其实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套组合,包括灯架、连接件、灯头以及我们前面的出光附件,就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单兵单灯外拍套装,再加上相机和相机上的引闪器,就可以出去愉快地玩耍了: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好了,这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糖皮微信号:TPWAYZAN 糖皮微博:  糖皮官博 糖皮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

#03 关于引闪器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从今天开始,我们的《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今天是#03 关于引闪器的介绍:   是时候让你的闪光灯从相机顶部拿开了,所以这集我们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离机引闪必备的另外一个附件—引闪器:   当闪光灯从相机的机顶拿开以后,这时我需要的就是一个引闪器来控制闪光灯,那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我手里的这些引闪器:     这里有近十年来各种类型引闪器,当然这不算很全,但至少它涵盖了大部分类目,有一些甚至说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那今天我们就说一下引闪器的种类和它的引闪方式:     我们将引闪器暂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老式的比较传统的红外信号或者脉冲式引闪,另外一类就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2.4G无线电引闪,在无线电引闪里又分为两种频段,一种是在高频 2.4G 频段下工作,另外一种是在 433MHz 频段下工作。   当然现在由于一些国家规定与无线电系统的一些条文,导致的 433MHz 的引闪器越来越少,只有美国的一个牌子“ PocketWizard ”,中文名称是 “普威” 保持着 433MHz 的频段。我自己之前一直也在用这个,它的好处就是,因为使用的人少,所以被干扰的几率就少。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形式是利用 PC 线或者 3.5mm 接口连接接收器与闪光灯达到引闪的目的,包括一些影视灯或者外拍灯都会有这种接口。   那么第二种形式则通常针对热靴闪光灯,采用引闪器的热靴座与与闪光灯的热靴脚连接达到引闪效果,这样的话等于在我们灯架、底座和闪光灯连接中间增加一个接收装置,通过它的发射器去给它的接收器发射信号,来达到我们遥控控制闪光灯的结果。   而第三种形式就是内置引闪接收器,我们不再需要在灯下面单独加装这种接收器,而是直接通过灯体内部接收器接收引闪器发出的信号,从而进行调整功率、灯头变焦、灯头造型灯的开关这些所有功能,完全通过引闪器控制。目前来说:神牛、金贝、保富图、爱玲珑、布朗等所有在售品牌,基本上都已经走入了内置2.4G引闪的时代!没有谁家还是说自己的灯需要再单独加一个接收器来使用。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朋友,手里灯比较杂,那么几个系统如何能混用?一起工作呢?这里老暂统一再给大家说个方法:就是选其中一套比较重要的系统,然后另外两套系统可以通过引闪器叠加的方式或者通过开启光引闪的方式让它们一起工作。   这一集给大家简单地说了一下引闪器的原理以及分类,那么下一集我们来说说如何把我们的灯和灯架连接在一起以及我们常用的一些附件,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什么想看到的视频可以关注糖皮网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进行搜索,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加老暂微信“tpwayzan”,进糖皮微信群与数万糖粉进行沟通。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好了,这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 完 -  

#02 如何评价一只灯的优劣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从今天开始,我们的《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     什么样的灯才是一只真正的好灯?其实没有任何的严格意义!某只灯、某个产品、在某个阶段,可能对某个人来说,它就是个好的东西!而在我们现在来看,我桌上摆了很多闪光灯,到底哪一只是好灯?如何评判一只好灯?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首先,无论你使用的是热靴灯、外拍灯还是这种电箱,好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首先第一,色温够准、色温够稳;然后,回电够快、闪光持续时间够短。这样的话,综合这几个条件,那它是一只好灯!但是你某一个条件好,其他两个条件不是那么好,那它就不是好灯了吗?这就还是回到了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没有能不能,只有会不会!   那么这里另外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经常有人问我:“老暂,为什么我这个热靴灯闪光指数 GN 值是 60 ,而这种大灯的 GN 指数有的才是 50 多、或者 40 多,这是怎么回事?”我说 实际上衡量一个灯的功率大小并不是要靠它的闪光指数 GN , GN 值其实是衡量小灯之间的对比,如果用小灯的 GN 值跟大灯的 Ws( Watt second )来对比,那是非常不公平且没有任何意义。   之前有朋友问到我:“老暂,为什么我的原厂灯,比如说佳能58或者600EX要比某个外拍灯的 GN 值还要大?”我说...

#01 开篇语 OneLight Workshop 0.1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大家好,我是老暂,从今天开始,我们的《 OneLight Workshop 0.1 》正式开始! 《礼记》中讲到: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了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的概念,如果没有闪卓博识、闪客日记;没有Zack Arias/David Hobby/Joe McNally,这些平台、这些人的分享,那么国内现在闪光灯摄影不会如此普及。   从这里我们学到了分享的意义,尝到了分享的甜头,走进了闪光灯的世界后,才发现摄影原来可以这样玩! 对于设备,买对的未必需要买贵的,买贵的更多时候,是为了自己身份和心理的体现,这叫凡勃伦商品理论。经济学家认为商品包含两种价值:一种是功能性价值、另外一种是炫耀性价值。价格越高,炫耀的效果就越好。这里有三张照片,是用三种不同价格的器材拍摄的:     如果我告诉您这里其中的一个是用布朗灯光拍摄的,肯定有大师马上就能恍然大悟:第一个比另外两个效果好! 但,后来我又说好像我记错了,可能最后一个才是布朗,那么这个时候,大师肯定也能看出来这其中最后一个的好。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做这个视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把之前一些罗嗦过的内容,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总结出来。让更多对闪光灯还有恐惧的朋友,能够迈过这个门槛。   总有人问 “老暂,这个伞拍全身够吗?” “这个柔光箱可不可以拍产品?” “买雷达罩到底要买多大的?” 其实呢,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工具到底该怎么用,难道还不是人定的吗?所以我经常在朋友圈或者微信里给这样的问题回复,总是一句话:没有能不能 只有会不会。   因为分享 所以更强, 好了,这期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