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炎热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一个在某外企工作朋友的微信,想请我帮忙拍摄一组他的部门负责的笔记本产品图片,内部实验项目,超低预算,连模特都是找的非专业的,问我干不干。正好日历上两个项目之前有个空挡,一念之差就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各种沟通准备。

简单了解了要拍摄的三款笔记本的性能特点市场定位,check;

和客户讨论了几个回合产品的呈现方式、场景,check;

确认模特和化妆师由对方安排,大致了解了模特形象气质,check;

道具和拍摄地也由对方一一落实,扫了一眼卫星地图和太阳方位,check(虽然拍摄前24小时临时又替换了一处场景);

学习参考了一下韩国总部提供的平面风格,check;

和客户确认由对方负责准备不同场景中电脑屏幕显示的内容,check;

提前脑补了一下具体拍摄时候的场景画面和对应的器材附件,check;

查了天气预报,温度和湿度判断这天基本上就是蒸死人不偿命的节奏,check……

总之正式拍摄之前一段时间还挺忙,除了没空亲自去踩点,我以为该做的准备工作基本上都做到位了——直到助理跟我说那天他有事肯定来不了。

这时候我本能的反应是打开微信,搜“糖”字然后点开“糖皮网摄影分享1⃣群(499)”,扯掉红包的引线往里一扔,再振臂一呼叫上几个炸出来的哥们儿。但是一看这可怜的预算,我F……佛慈悲,还是不要作孽了。收集了这么些年伞兵型的轻装备,不就是为了关键时刻单刀杀出一条血路么。罢了罢了,一个器材箱一个灯架包,捉几只小牛塞里面,老夫还是拖得动的。

第一外景地是某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吧,计划主要进行商务风格的拍摄。走进转门,模仿Keanu Reeves用子弹时间的姿势评估了一下拍摄环境——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有空调没蚊子,哦耶。

时间紧任务重,按照最务实的方式,先把商务关键词指向的规定动作搞定再说。先跟化妆师和模特对了一下服饰妆容和发型,紧接着跟客户简单地现场沟通了一下,嘬一口咖灰,享受地按一下想象中的“Send”,第一镜就这么愉快的定了(虽然俗点),但不言而喻的核心显然是产品要好看突出。

老夫小时候学画画,教的都是从前景主体画到背景点缀,虽然现在不幸沦落到在片场搬砖,但是发现以前老师教的BS反过来用居然全部是正确的!首先围绕一张圆形咖啡桌作为ground zero,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干净、又有一定商务感觉的背景和透视,以此确定镜头的视角和轴向以后,再逐步往画面里面放置作为主体的产品、模特,搜易热诶!在这个场景里,我和客户决定先把产品按照最传统的办公形态打开,屏幕轴向指向镜头四点钟方位,完整地展示一下产品的基础线条(现在回想起来,机位似乎应该更高一点,才好充分呈现键盘和触摸板部分的轮廓)。

为了增强场景的商务感觉,决定移除了咖啡桌上原有的大部分物品,只保留了多肉桌花以免过分单调。然后问吧台借来相对比较小巧的espresso杯碟,以展现客户指定的咖啡馆设定。咖啡杯上的红色剪影形象,是奥地利咖啡品牌Julius Meinl的logo。虽然原则上这个拍摄当中不应该有其他品牌乱入抢镜,但是考虑到这个牌子相对比较小众又有一定(哔——)格,略有一点红色还可以和产品本身大面积色块相平衡,所以决定暂时保留,实拍结果表明效果还不错。

面对这个初具雏形的场景,老夫在脑子里迅速闪回了一遍糖皮供奉众大神的经典布光案例,结合现场的火力和人员配置,决定,还是踏实做人不装(哔——)比较明智。这时候脑海里只剩下E连连长Winters中尉的一句话,“We’re paratroopers, we’re supposed to be surrounded.”

对!正侧面柔光配合侧后裸灯反打,包围起来再说。于是让助理亲自在镜头轴向的两点钟方位丢了一个AD200和八角柔光箱作为主光。为了模拟常见的窗户射入的光线角度,把灯架升高然后伞轴向下压了约30度;同时为了表现产品表面质感,决定不上柔光布而只利用八角箱的银色涂层反射(尽管产品外壳并不是金属材质)。

接下来我需要在模特身后的十点钟高处加上一支轮廓光,让整个画面更有层次感。然鹅,为了贪图方便机动灵活,这次拍摄居然只带了一个灯架。如此没谱安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习惯了声控人肉灯架实战中发现,轮廓光的任务,通常小功率的热靴灯裸灯(或配合束光筒)就可以完成。利用大力夹架设,其实可以在很多场景中灵活布置,且更少有灯架穿帮、占地、被猫扑倒或者被台风刮倒的尴尬。为此还专门从之前的小力夹升级成了一个带迷你球台的MC95大力夹和V860II搭档,彻底没有了之前因为锁紧力不够,闪光灯逐渐低头的顾虑。现在终于可以逮哪儿夹哪儿,妈妈再也不怕我没带灯架了。

嗯第一镜的灯光大约就酱紫:

因为这天计划的拍摄内容比较多,所以不太能够负担像棚拍一样用手持测光表逐层布光的时间,因此决定简单粗暴地先关掉引闪器来一发空包弹,确定一下基准的曝光组合。结合直方图和试射结果,确定为ISO100,f/2.8,1/60s。模特面部因为面向落地窗,欠曝约-2EV,背景目测欠曝-4EV左右,可以呼叫闪光灯开整。打开引闪器,两个灯组各试射几发,略作微调后主光输出定在1/8,轮廓光在1/16(我说牵小牛出来就够了吧)这时候光比基本上已经比较和谐了。大局已定,开始引导模特,花费快门数十次,暂且按下不表。

关掉引闪器试拍确定环境光

Tadaa!第一镜略作后期调整以后的成片大约看起来这样:

拍完产品斜侧面,保持场景及布光不变,只微调模特动作,转动机位到屏幕正后方,在强调产品logo露出的基础上,保持极简构图继续拍摄。因为镜头轴向的变化,宝石蓝色的产品外壳的反光渐变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多爪麻drama,不过画面整体感觉还是不错。关键是,这个时候一直通过iPad无线监看拍摄效果的客户,看到前两镜的原图,就已经表示很放心了,整个拍摄的压力就减小了许多。

接下来换上另外两位模特,继续拍摄另一台产品处于帐篷模式的双人商务场景。拍摄位置和光位基本不变,但镜头视角略向右偏转一个角度,取原场景右侧的另外一块背景入镜,以避免视觉重复(瞧见木,用长焦头来搞定这类拍摄就是这么多快好省)。发现模特妹子栗色的头发挺好看,于是决定把轮廓光的输出增加了2/3EV突出色彩。为了体现产品的手写笔配置和涂画功能,屏幕上的勾勾叉叉还是我亲自画的,为了拍摄效果又当摄影师又当美术师的,容易嘛我。

这一镜当中的另一个变化,是产品的屏幕第一次面向镜头方向,而屏幕的视觉效果显然也是需要着力凸显的地方。通过试拍发现,随着上述镜头轴向的改变,主光入射角和镜头视角居然刚好关于屏幕法线对称!好吧我知道大家的初中物理都已经还给老师了,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屏幕居然刚好反射到八角柔光箱,精心准备的屏幕画面完全消失在了反光当中。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产品屏幕和主光各自向反方向偏移一个角度,就可以破坏反射条件,完全消除反光。但是拍完给普通青年用的银色款产品(好吧这是我编的),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决定把专供文艺青年使用的蓝色款产品拍得更有格调一些,所以我请模特妹子帮我略微调整了一下产品角度,故意在屏幕右上角恢复了部分高光反射,产品质感瞬间又有所提升。

为了继续发扬同一场景多角度出片的一鸡多吃精神,老夫决定把这个画面发挥到极致,主动请缨向客户提出可以找酒店借个梯子俯拍产品的平板展开模式。大堂吧经理跟我说大兄弟这个真没有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设想的这个画面,机位不够高的话,透视肯定不好看;但是镜头垂直地面,人站不到足够高的话,翻转屏也并没有毛用。默默地把鼻血吸回去以后,想想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只能骑在客户肩上拍了靠技术手段来填了。于是鸡……智的我站到桌边的椅子上,通过wifi功能把相机的实时取景画面投射到iPad上,三脚架三腿合拢成独脚架,把相机举到离地超过三米垂直俯拍,依靠观察客户手里的iPad来调整和确认构图,最后然后请客户亲自按下屏幕上的软快门完成拍摄,客户真好使唤啊感到参与感爆棚有木有!

不过且慢,综合考虑到这个画面的景深、环境光光比和特殊取景方式带来的抖动模糊可能,我感到前面的曝光组合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掐指一算(就是懒得用测光表的意思)调整为ISO800,f/4.0,1/125s。并且从顶部视角来看这个场景,原来的轮廓光现在已经变成了主光。因为产品平面的高反射率和前述的曝光组合调整,画面已经有些过曝。所以最终把V860II的输出收了一点到1/32 ,AD200的输出降低2/3EV到1/16-0.7。(不知道你们,反正从热靴灯操练过来的我一直比较习惯倒数配合1/3档步进的闪光步进逻辑)同时我也意识到,桌面上其实足够交错放置两台不同型号的产品,呈现出一个商务协作场景。最为重要的是,终于可以要求吧台真枪实弹地来两发Julius Meinl咖啡了!要不然俯拍空杯子穿帮了啊喂。拍完了摄影师和美术师一人一杯干掉它们,难道不是很合理的安排么。

其实这一天的拍摄到此刚刚结束第一个场景,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拍摄,得益于所有人的配合,基本上都执行得顺利又有乐趣。包括晚些时候森林公园里的外拍,轻量化的灯具和附件都极大地减轻了拍摄转场的器材负担,再一次验证了特定条件下的轻装商业拍摄的可能性。只是要把全部有趣的拍摄细节都像这样哔哔出来,怕是会有一本书的容量。感谢大家耐心的阅读,感谢老暂为大家打造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咱们有机会下次再接着聊。(工头又在喊我去搬砖了)

发布回复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你的名字